海棗
時間:2023-08-22 14:25:00 來源:說植物網
海棗(Phoenix dactylifera L.)是棕櫚科海棗屬喬木植物,佛焰苞長,大而肥厚,雄花具短梗,白色,雌花近球形,具短梗;果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,成熟時深澄黃色,果肉肥厚;葉羽片線狀被針形,灰綠色,具龍骨突起,葉柄細長,扁平;花期3~4月,果期9~10月,因典故“東海之中,有水而赤,其中有棗,華而不實,何也?”故得名為海棗。
地區(qū)分布
分布范圍海棗原產西亞和北非。在中國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省區(qū)有引種栽培,在云南元謀露地栽培能結實。
生長習性
海棗是一種耐高溫、耐水淹、耐干旱、耐鹽堿、耐霜凍,喜陽光的植物,宜生于土層深厚、干燥的酸性土,忌積水的洼地。
繁殖方法
繁殖方式主要以種子繁殖為主。
栽培方法
一、砌池填土中東海棗根系本身都帶有很大的土球,假植時只須挖一個淺坑或不挖坑,根系周圍用磚砌一個圓形的樹池,填入泥土和黃沙(主要成分為黃沙),覆蓋住整個土球。這樣既能保證根系正常生長,售出時移走也很方便。
二、縮頭剪枝剛進口過來的中東海棗大樹一般梢頭很大,枝葉茂密。在曠野條件下假植,天天風吹日曬,水分、養(yǎng)分消耗量很大,而假植初期吸收功能往往跟不上消耗,就會出現枝葉散垂,失水枯干現象。酌情修剪頂的枝葉,減輕樹體負擔,對中東海棗在假植期保持良好的品相很有必要。這一工作最好在假植前進行,剪后用塑料繩綁扎樹枝,使之整齊美觀。
三、初期多澆水長時間的貨柜運輸,使海棗處于缺水干旱狀態(tài),假植后第一次應澆透整個土球(行內稱“定根水”),并在栽后初期每天多次葉面噴水,使枝葉保持高濕,對海棗恢復活力很重要。但是,澆水要根據當時天氣狀況而定,過量則會使根部積水,久則爛根。
四、施肥殺蟲開根寶是一種專用微肥,它含有多種微量元素,促進生根,恢復樹體活力。假植時,在每株根系下施一湯匙即可。葉面肥有多種。在假植期,根系吸收功能不強的情況下,配合葉面噴水噴施葉面肥,更能直接、有效地促進海棗生長。殺蟲袋是一種裝有強力殺蟲劑的小布袋。把它夾在枝叢中間,可以預防蛀干、蛀心害蟲的發(fā)生。
五、支撐防風假植不比定植栽的那么深,容易被大風吹倒,支撐防風很有必要。支撐時可用粗棍從四面斜向打結支撐,也可用竹竿縱橫連結,以便合力抗風。
病蟲害防治
一、黑點病
海棗樹常見的病害就是黑點病,在發(fā)病的時候,植株會出現黃化、干枯的現象,葉片感染病害后會出現小病斑,之后會逐漸擴大為圓形、長橢圓形,黑褐色,邊緣處比較明顯,外圍還有較寬的黃圈。病斑兩面散生、群生,黑色粒點,近圓形,發(fā)病嚴重的話,葉片會變黃干枯。在春季發(fā)病的時候,可以使用50%多菌靈600-800倍液噴灑治療,也可以使用新萬生600倍液或大生500-600倍液進行噴灑
二、炭痘病
炭宜病也是會危害海棗樹的,應該加強水肥管理,以此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。在剛開始發(fā)病的時候,使用50%多菌靈800倍液、75%百菌清500倍液、冠菌銅600-800倍液進行噴灑,為了達到更好的藥效,需連續(xù)噴灑幾次。
三、心腐病
該病對植株的危害嚴重,發(fā)病后需及時防治,以免對植株生長造成嚴重的影響。平時養(yǎng)護期間,要做好預防工作,需要在春季的3-6月份噴灑藥物預防,可用代森鋅、代森錢等噴灑,并加強水分和養(yǎng)分的管理,避免過度施氨肥,以免受到個殼蟲的侵害。在發(fā)病后,需將病株清理并進行焚燒,還要對著種植噴灑波爾多液防護。
四、紅棕象甲蟲
紅棕象甲蟲以幼蟲蛀食莖千內部及生長點取食柔軟組織,造成隧道,從而導致壞死腐爛,而且還會產生特殊味道,蟲害嚴重的話,會造成莖千中空,遇風后很容易被折斷。要早發(fā)現早防治,在成蟲羽化前要捕捉成蟲,也可以使用敵敵畏噴灑殺蟲。幼蟲可噴灑敵百蟲、敵敵畏加鉀胺磷噴灑樹身。
營養(yǎng)價值
海棗具有益氣補虛的功效,也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,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。經常食用海棗還可以達到保護血管的效果,從而降低體內的血壓和血脂,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,所以海棗是可以吃的。如果存在大便不暢的情況,也可以適當的食用海棗進行緩解,從而達到潤腸通便的作用。雖然海藻的功效有很多,但是也屬于一種偏涼性的食物,食用過多以后可能會誘發(fā)腹瀉的情況,甚至也有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的癥狀,所以要控制好用量。
相關文章
-
大港冬棗
冬棗在大港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,,歷史悠久。大港地區(qū)東臨渤海,受海洋氣候的影響,屬于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,栽培棗樹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(yōu)勢。大港冬棗個大、皮薄、甜脆、口感好,品質極佳,適于鮮食。
2023-08-22 -
長紅棗
長紅棗有1300多年的大棗栽培歷史和傳統(tǒng),早在隋唐時期就有栽培記載。據《博物志》中記載:“隋末,(公元615-618年)秦瓊東征至東海縣,攜帶棗苗植于此地而來,名為長紅棗”。
2023-08-22 -
繁昌長棗
繁昌長棗主產安徽省繁昌,數量占當地棗樹的95%,有300多年栽培歷史。果實長柱形,中腰常有不對稱的縊痕,兩端顯歪斜,平均單果重14.3克。果皮薄,白熟期果肉綠白色,可食率98.3%,每100公斤鮮棗可制蜜棗78公斤,品質極上。
2023-08-22 -
雞心棗
棗樹是我國的特有樹種,雞心棗是河南棗區(qū)的一個名優(yōu)品種,雞心棗品質優(yōu)良,適宜鮮食、制干和加工,紅棗按果實大小和果形分為大棗和小棗兩類。雞心棗屬于小棗,形似雞心一樣而得名,雞心棗小巧如櫻桃,深紅色,有光澤,果肉中厚,其核小質密,有很高的藥用價值,被譽為“百藥之引”。
2023-08-22 -
新疆紅棗
新疆紅棗(Xinjiang jujube)是新疆的一種特產,屬李科棗屬水果,具有補氣養(yǎng)血、養(yǎng)血安神的功效,干果肉厚、皮薄、味甜、無污染的特點。
2023-08-22 -
臺灣大青棗
臺灣大青棗(Zizyphus mauritiana Lam.)別名印度棗、毛葉棗,為鼠李科棗屬植物,常綠小喬木,原產印度,引入我國臺灣后經品種多代改良選育而成為經濟栽培果樹。臺灣大青棗果實大且口感清脆細膩,其莖、枝、花,甚至樹葉、樹皮均有極高的利用價值,是一種極具發(fā)展前景的優(yōu)良水果品種。
2023-08-22 -
蛤蟆棗
蛤蟆棗分布于山西南部永濟縣仁陽一帶,為當地主栽品種。栽培歷史不詳,但現有200余年生大樹生長。該品種抗棗瘋病能力強,結果較早,產量中等,果實特大,果肉厚,種核小,可食率高,肉質細脆,味甜汁多,品質優(yōu)良,鮮棗耐貯藏,適宜鮮食,但抗霜力弱,成熟期遇雨易裂果。對栽培條件要求較高,栽植不宜過密,棗頭坐果率高,宜分期適時進行采收。
2023-08-22 -
晉棗
果實大,長卵形或近圓柱形,平均果重21.6克,大小不整齊。果肩寬,平圓披斜,不很平整。
2023-08-22 -
七月鮮
七月鮮是一種果品,鼠李科,棗屬,原產于中國陜西。氣候帶為溫帶。
2023-08-22 -
沙棗
沙棗(Elaeagnus angustifolia L.),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落葉喬木植物;莖干較高,無刺或具刺,棕紅色,發(fā)亮,呈圓柱形;葉子較小,呈薄紙質,矩圓狀披針形,上面綠色,下面灰白色;果實橢圓形,粉紅色,表面有柔毛;果肉乳白色,粉質,果梗短,粗壯;花期5-6月;果期9月。
2023-08-22